沃保网

首页 > 保险指南 > “超额存款”对中国寿险业的机会与挑战

“超额存款”对中国寿险业的机会与挑战

2023-02-16 分享到:

  进入2022年以来,我国居民部门存款增速开始大幅抬升。根据人民银行1月10日发布的最新金融和社会融资数据,2022年全年,人民币存款增加26.26万亿元,同比多增6.59万亿元。其中,住户存款增加17.84万亿元,同比增速达到17.3%,远高于2021年的10.7%,同比2021年(住户存款增加9.9万亿元)多增7.9万亿元人民币,多增的这部分存款,分析师们普遍称之为“超额存款”。

“超额存款”对中国寿险业的机会与挑战

  “超额存款”来源

  “超额存款”一是由于疫情导致消费场景受阻,居民减少消费增加了储蓄;二是由于居民财富迁徙,调整资产配置结构,购房减少、理财产品赎回等导致其他投资在总资产中占比下降,银行存款占比上升。

  “超额存款”的存在提高了居民的消费能力,同时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放开了消费场景限制,在2023年能释放多少还要看居民的消费信心恢复,资本市场可能是重要流向。

  “超额存款”对中国寿险业资负两端的机会与挑战

  “超额存款”现象的直接表现是居民手中的可用资金变多,但未来的流向多元,寿险公司面临着怎样的机会与挑战?寿险公司是经营负债的公司,投资又是利润的重要来源,尝试从资产和负债两端进行分析。

  (一)从负债端看,有望从“超额存款”中切分一部分保费

  1.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,被抑制的消费场景打开,但3年疫情居民消费习惯趋于保守,短期内很难过度消费,仍会保留一定的储蓄,但比疫情前保险产品购买力更高。另外,疫情也提升了居民的风险意识,对保险产品认可度更高,保险公司销售队伍接触和促成客户购买的机会更大。

  2.“超额存款”增加银行负担,保险中间收入可以弥补部分收入缺口

  从2022年存贷款数据看,存款增速远高于贷款,存款利息增长增加银行负担;而贷款增速慢,贷款利息不能给银行增加更多的收入。另外,国家为了给企业和个人减负,引导贷款利率下行,而存款利率相对固定下降较慢,净息差逐渐收窄,也影响银行收入。中间业务收入是很好的弥补手段,而保险代理手续费是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。所以,银行代理保险产品的积极性会更高,保险公司有更好的机会与银行加深合作。

  3.利用“超额存款”再配置机会,抢占保险产品份额

  在低利率环境下,银行存款收益率不高,随着投资产品收益的回升,部分居民“超额存款”在2023年需要再配置,面对与其他资管产品的竞争,保险公司的银保和经代渠道客户相对优质,要发挥保险产品有保底、可实现保值增值等特点,抢占保险产品市场份额。

  4.加强高收入客户营销力度,促进大额保单成交

  从民生证券分析看,2022年高收入群体形成更多“超额存款”。一是由于2022年高收入群体收入下降更少,高收入群体服务类消费更多,但服务业受疫情冲击更严重,所以高收入人群的消费下降更快,形成更多储蓄。二是高收入群体持有更多资产,减配地产囤积更多存款。保险公司可利用高收入客户“超额存款”再投资的机会,发挥保险产品独特的制度设计(如保险金信托模式),推进大额保单销售。

  (二)从投资端看,有望从资本市场获取更高投资收益

  2023年1月,A股市场情绪逐步回暖。中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,股票市场的趋势向好必将吸引居民资产配置导向,将部分“超额存款”投入到股市中,为资本市场提供增量资金,推高股票市场。保险公司可提前布局,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,捕捉本轮上涨机会,提升投资收益。

  (三)存在的挑战与风险

  1.居民消费动力不足,“超额存款”释放有限。持续的疫情导致居民储蓄意愿相对较高,虽然疫情限制放开及宏观经济回暖,但居民的收入预期恢复预计相对较慢,居民的储蓄意愿可能依然较高,消费意愿不振,“超额存款”可能会释放有限。

  2.高端客户服务能力不足。保险高端客户无论是认知能力、知识水平还是需求层次均要求较高,对保险公司及销售人员提出了更高挑战,需要建立全面的高端客户经营体系,满足高端客户专业化、个性化的服务需要。

  3.后续缴费能力不足风险。保险产品具有缴费期间长特点,当年由于“超额存款”购买了保险,后续可能存在缴费能力不足风险,需要综合衡量客户缴费能力,确保业务品质。

  中小保险公司发展建议

  当前寿险公司普遍进行转型,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生存艰难,外延式、粗放式及片面化的经营已难以为继,需要转向内涵式成长和统筹式经营,走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
  (一)顺势而为,抢抓市场机遇

  “超额存款”现象背后,寿险业存在发展的机遇,总的来说机会大于挑战。中小保险公司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顺势而为,抓住市场机会,实现业务发展。

  1.聚焦以客户为中心,提升客户体验。加强客户洞察,深入理解客户需求,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与服务,由以销售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,提升客户体验,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长期持续服务,增加客户黏性。

  2.银保渠道完善产品矩阵,满足银行和客户需求。利用银行对中间业务收入的诉求,不断丰富合作产品种类,既要考虑当下,也要布局未来,满足客户和银行渠道多元化需求,提高与银行合作深度,提升渠道业务价值。

  3.组建高端客户专职部门,提升高客服务能力。建立高端客户经营体系,开发大额保单销售模式,开辟新契约承保绿色通道,完善高端客户特色服务,提升大额保单市场竞争力。

  4.储备投资方面人才。选择或招募优秀的投资人才,提升投资能力,抓住资本市场回暖契机,努力获取超额投资收益。

  (二)统筹兼顾,共赢长远未来

  寿险业务长期刚性的负债会持续数十年,需要综合平衡各方面因素,包括资本实力、负债质量、投资能力、经营效率和风险管控等因素,形成长周期闭环管理,确保中小保险公司能够长久健康发展,成为百年老店。

  1.关注资本实力,平衡业务规模。近几年,伴随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,资本市场波动,保险业利润受到挤压,偿付能力充足率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。具备资金实力且能长期进行投资的企业屈指可数,保险公司增资越发困难,资本补充债、永续债、财务再保等其他资本补充方式治标不治本。公司要充分重视内涵式资本补充路径,优化资本占用,在负债和资产端分别要平衡业务种类、投资收益与资本占用的关系,提升资本效率。

  2.关注结构成本,提升负债质量。保险产品销售要有所选择,防范单一风险过于集中,发挥风险分散效应;调整年期结构,加大利润率、偿付能力适当的年期销售。还要综合衡量投入产出,严格管控业务费用,降低负债成本。

  3.关注投资能力,提高利润水平。加强资产负债联动协同,保险公司承保端成本刚性,利润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差益,资产端投资收益要在完全覆盖负债成本的基础上寻求超额收益,实现成本收益匹配。同时,加强资本占用管理,优化资产配置结构,加大长久期资产配置,与负债久期寻求匹配。还要完善资产负债现金流联动管理机制,提高资金运用精准度。

  4.关注经营效率,建立市场竞争力。保险业进入微利时代,通过组织结构调整、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再造、数字化转型提升效率,实现降本增效,让利给客户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比较优势,赢得主动权。

  5.关注风险管控,决定行稳致远。坚持底线思维,对风险保持敬畏之心,在承保端和资产端同时加强事前风险防范,事中风险管控和事后风险处置,建立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水平。(文章来源:中国银行保险报)

在线咨询如有问题,请给我留言,我尽快答复您!

如需及时答复,请联系我:

张萌

天津市 武清  中国人寿

网站客服热线: 0592-3662001 (周一至周六 8:40-18:00)

加我微信,了解更多!

Copyright © 2008-2024 厦门诚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闽ICP备08003619号 中国人寿 网站管理

353528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

马上
提交

扫一扫微信留言

353528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